1940年~1977年 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1-01-17]发布者:[]浏览次数:

1940年

9月9日 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八路军总司令部军工部会议上指示:“应开办工业学校”。军工部决定:在原通讯联络训练队的基础上成立干部训练队。

9月下旬 干训队正式成立。下设军事工业技术干部训练分队和军事通讯联络训练分队,共有学员70余人。军工部任命李非平为队长,厉瑞康为政治指导员。

1941年

1月14日 彭总致电延安毛泽东主席:“在太行山已经有了一个小规模的军事工业学校”。

2月 八路军总司令部电告各根据地部队,要求他们选派一批干部和战士到军工部报到进行培训。

5月初 太行工业学校正式成立。隶属八路军总司令部,校长由军工部部长刘鼎兼任。

7月初 军工部任命李非平为太行工校教务主任、厉瑞康为副政治教导员。

10月 军工部任命原柳沟铁厂副厂长、工程师刘致中为太行工校副校长。

10月 学校举办爆破训练班和政治指导员训练班。

11月9日 学校成立了武装自卫队,负责保卫军工部机关、首长和学校师生的安全。

1942年

2月2日 日军进行“年关”大扫荡,校武装自卫队在反扫荡中,执行抢救黄崖洞兵工厂重要器材的任务,曾受到总部首长的表扬。

3月下旬 军工部任命张弥为太行工校政治教导员。

5月 在日军5月大扫荡中,副校长刘致中、学员吴建英光荣牺牲。

6月 政治教导员张弥调离太行工校。

7月 学校迁至山西省武乡县温庄继续办学。军工部选派一批干部和技工到校学习;学校增设了“工训队”、“政工训练班”、“工会干部训练班”。全校总人数增至317人,其中教职工39人、学员278人。

8月 军工部任命陆达任太行工校副校长、厉瑞康为政治教导员,贾晓东任副政治教导员兼党总支书记。

1943年

2月中旬 军工部决定:厉瑞康调离太行工校。

3月底 军工部决定:李非平调离太行工校,任命赵云鹏为政治教导员、陆达兼任教务主任、吴贵祥为校务主任。

4月 学校开展大生产运动,上山开荒种地和精简人员。

4月 八路军副参谋长扬立三亲临学校听取意见。彭德怀副总司令批示:“工校学生不准调出军工部,各兵工厂的工校实习生的供应由各厂负责领取”。

5月 军工部决定:太行工校部分干部和教师,集中起来学习文件,准备进行整风。

6月14日 日军占领武乡蟠龙镇,距太行工校驻地温庄仅四公里,学校停课,进行生产劳动。

9月2日 朱德总司令和叶剑英总参谋长致电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滕代远副总参谋长:“陕甘宁边区正加速兵工建设,但缺乏技师和工人,请从晋东南抽调”。

9月15日 扬立山副总参谋长对军工部指示:“工业学校原则上开赴延安,以解决延安所需的职工,并去延安继续培训”。

9月18日 军工部决定:太行工业学校停办。

1946年

2月 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决定:由牛宝印负责,在山西省长治市重新开办工业学校,校名定为长治工业学校。

7月 军工处决定:长治工业学校停办。

1949年

5月中旬 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华北兵工局决定:再一次开办工业学校。郑汉涛局长在山西省榆次县召开第三十三兵工厂副厂长邸耀宗和第八药厂政治委员厉瑞康,传达华北兵工局的决定,成立了以郑汉涛局长为首的学校筹备委员会,学校名称定为兵工职业学校。下设中级部、初级一、二部,确定了学校校址和学生来源,指定了邸耀宗、厉瑞康为学校负责人,何振、尹钧、梅田分别为中级部、初级一、二部负责人。

6月上旬 尹钧、梅田分别在原河南涉县西达镇兵工厂和河北省唐家会第三十三兵工厂的基础上,筹建初级一、二部。

6月中旬 邸耀宗、厉瑞康等在太原市北郊上兰村抗战前原进山中学的废墟上筹建校本部和中级部,学校占地面积5.53×104m²(83亩)。

7月 何振到任。

7月22日 华北兵工局颁发兵工职业学校公章,开始启用。

8月18日 华北兵工局任命兵工职业学校校长邸耀宗、副校长厉瑞康,中级部主任何振、初级一部主任尹钧、初级二部主任梅田。

8月下旬 中共华北兵工局党委会决定:成立中共兵工职业学校党委会。党委书记厉瑞康、常委邸耀宗、牛季良、委员侯奇勋、何振、梅田、武仁嗣,并决定牛季良、武仁嗣、梅田分别担任中级部、初级一部和初级二部的党总支书记。

9月15日 兵工职业学校中级部举行了开学典礼。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代表赖际发、华北兵工局局长郑汉涛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

与此同时,初级一、二部也先后开学上课。

10月1日 全校师生员工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10月19日 校党委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决定了学校党的职权和任务,各级党的委员会委员的分工,学校党内各种组织制度的规定,党的教育问题。经中共华北兵工局党委批准执行。

11月下旬 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报经华北兵工局批准,学校颁发了各种规章制度。

11月下旬 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由郑汉涛局长陪同来校视察,并在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讲了话。

12月 中级部开展了正规化学习运动。建立了班主任、课代表制度,使教学工作初步走上了正轨。

1950年

1月15日 召开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邸耀宗校长作了3个半月期间的工作总结,何振主任介绍了中级部开展正规化学习运动的经验,会议还讨论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执行并颁发了4种工作条例。

2月中旬 新学期开始,招收新生327人,全校学员总数达2,118人,其中:中级部570人,初级一部732人,初级二部816人。中级部学员中有老红军、原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边区的劳动模范、厂长等,他们是李湘池、范振华、甄荣典、刘润田、柴栋梁、刘振基、肖忱、刘殿元、张志芳等。

4月 学校聘请了体育教师,修建了体育场地,增设了体育器材,把体育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7月 学校在长治市郊寒泉村建立了初级三部,杨瑞峰任主任,学生377人。从此兵工职业学校学生总数多达2,491人。

12月26日 华北兵工局决定:初级三部停办。

1951年

1月21日 华北兵工局决定:撤销初级一部建制。部主任尹钧,党总支书记武仁嗣及部分教职工调兵校校本部和中级部工作,少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员调整到初级二部。

3月中旬 学校召开政治辅导工作会议,明确了政治辅导处(科)的性质和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和教学等业务工作相结合,必须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成。

4月 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在北京召见厉瑞康、何振,传达重工业部决定,将兵工职业学校扩组为兵工高级职业学校,规模3000人。并指示办学有关事宜。

5月1日 全校师生徒步到太原市区,参加五一反美爱国示威游行。

6月 遵照重工业部兵工总局的命令,学校派出由校党委常委牛季良带领中级部来金烈等242名学员,奔赴大西南各兵工厂,帮助进行民主改革,促进生产。

7月 学校成立了以邸耀宗校长为首的建设委员会。主要进行两项工作:一、拟定了扩组兵工高级职业学校及附设初中部的章程草案和其他教学文件;二、购买土地6.77×105㎡(1015亩),聘请清华大学营建系负责全面规划。

8月初 经重工业部同意,学校以重工业部华北高级职业学校的名义,在北京、太原两地面向社会招收初中毕业生310名。

与此同时,由兵校学员中抽调了244名转入高级职业学校学习。

8月20日 重工业部华北高级职业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在校学生554人。设有机械制造、轻兵器制造、火药制造等3个专业。

9月7日 校务委员会决定,把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贯穿到各门课程中去。

11月5日 重工业部兵工总局任命:华北兵工学校校长邸耀宗、第一副校长厉瑞康、第二副校长何振。

11月9日 教育部、重工业部批准:兵工职业学校扩组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初级二部改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附设初中部。

11月23日 学校开始设立实习工厂,并制定了实习工厂暂行管理办法。

1952年

1月 重工业部兵工总局决定:华北兵工工业学校由兵工总局直接领导。

2月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统一部署,学校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7月19日 兵工总局批准学校设计任务书包括:培养目标、规模、学制、专业、基建投资等。

9月19日 苏联专家库茨次明在北京作了“关于工业性质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问题”的报告,学校派教务副处长关大立参加,返校后,开始在全校学习贯彻。

10月27日 中国共产党华北兵工工业学校首届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选举产生了新的党委会,校党委由厉瑞康、尹钧、邸耀宗、何振、高道杰、张学孔、梅田、李其伦、谷振声组成。

10月30日 二机部命令:邸耀宗校长调离学校,校长职务由第一副校长厉瑞康代理。

12月4日 二机部二局决定:华北兵工工业学校附设初中部独立,扩组为正规的职工速成中学,直属二局领导。

1953年

1月29日 根据教育部指示,学校决定:从1953年第一学期开始,一年级新生一律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工业学校普通课和基础技术课试行教学计划教学。

3月1日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通知规定的标准和办法,学校从社会上招收的青年学生从即日起,一律享受人民助学金待遇。

5月15日 二机部委任厉瑞康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校长,何振、尹钧为副校长。

5月28日 二机部批准学校计划任务书。主要变动有:规模要求1955年提前达到3000人,学制由4年改3年,学生来源80%面向社会,专业设置由6个学科变为12个专业。

7月27日 二机部任命高道杰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副校长。

8月上旬 学校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

9月2日 经高等教育部批准,从即日起,华北兵工工业学校更名为华北第二工业学校。(简称华北二工)。

10月1日 学校颁发了7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从1953年秋季开始,一年级执行新的教学计划,二年级以上适当调整,全校推行新的考试制度和五级评分制。

12月27日 二机部决定:将原二局所属的华北第二工业学校等收归部直接领导。

本年度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系统进行教学改革。调整和健全了各级教学组织,建立了1套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了综合教学法,选用和编写了各专业的教材。学校建成9个实验室和陈列室,实习工厂的铸、锻、钳、焊和车工全面投入使用。学校还购置和调换了许多设备、器材。

1954年

2月19日 改教学小组为学科委员会,建立了班主任制度。经二机部批准,任命杨文郁等64人分别担任学科委员会正副主席和各班班主任。

5月25日 召开校务会议,由厉瑞康、何振传达了二机部召开的部属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本年度教学工作的方针和任务,通过了校务委员会、学生政治思想、总务工作等6种工作计划。

9月上旬 校党委决定,全体教师和领导干部,开展系统地学习苏联普希金《教育讲演录》。学习自始至终坚持每周半天,至1955年暑假结束。学习中还邀请山西大学教授每周来校辅导1次。

10月16日 中共华北第二工业学校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党委会。委员会由厉瑞康、张志芳、尹钧、何振、高道杰、李其伦、张基缟、孙兆昌、赵长期组成。

11月11日 二机部任命刘建造为华北第二工业学校副校长。

本年度发动学生分批参见义务劳动,建成400m跑道和足球场,兰排球场增加到20多个,购置了一批体育器材。学习苏联推广“劳卫制”,9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劳卫制一级锻炼。

1955年

1月 根据二机部指示和下达的分配方案,学校第一批在社会上招收的青年学生307名,提前半年毕业。

5月9日 二机部通知调整学校部分专业和招生人数。重兵器制造年招生320名,锻造和冲压专业年招生240名,金属热处理专业年招生160名,焊接专业年招生120名,机器制造工业企业计划年招生160名。轻兵器制造、机械制造2个专业撤销。

5月9日 二机部决定调党委书记、副校长尹钧任西安第一工业学校校长。

基建委员会主任李其伦任西安第一工业学校总务副校长;

副校长何振任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校长;

党委副书记张志芳任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教务副校长;

总务处长张文彬任华北第六工业学校教务副校长;

副校长刘建造任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总务副校长;

教务处副处长张基缟任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校长。

本年度这些领导同志带领一批教师和干部,支援新校先后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8月4日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的统一部署,全校教职工及应届毕业生,暑假集中参加肃反运动。

8月中旬 由本校负责筹建的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正式由华北第二工业学校分出。

9月10日 二机部命令,“华北第二工业学校”改名为“太原第一工业学校”。

9月中旬 本校教师兰珊光荣地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会议。授予“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称号,荣获“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奖章一枚,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11月中旬 学校先后派人参加了在北京、南昌等地召开的中等技术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经验交流会,接到了高教部、二机部关于中等技术学校进行毕业设计的有关指示、毕业答辩规程等文件,本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1956年

1月下旬 传达学习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和在全国第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上发出“向现代科学大进军”的号召。随后学校分别制定了“知识分子工作两年规划”和“向科学进军等规划”。广大教师制定了向科学进军的个人规划。

2月11日 召开应届毕业生和教师大会,副校长高道杰作了毕业设计有关问题的动员报告。学校成立了毕业设计筹委会,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有关毕业设计的规定,作了周密的准备工作。

4月1日 二机部决定:太原第一工业学校改名为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7月14日 二机部命令:在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附设中等专业学校师资训练班,学制半年至1年半,分数学、物理、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学等5个专业。

7月14日 二机部任命:

高道杰为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政治副校长;

侯全泽为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教务副校长;

曲子英为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总务副校长。

8月 中共太原市委批准张学孔为中共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

8月5日 学校15个毕业设计国家考试委员会,依据高教部制定的:“中等专业学校国家考试规程”,对703名应届毕业生,分别在一二七、三零七、四五六、二九六、六二六、二四七等厂及本校进行了毕业设计答辩。全部合格,授予工艺技术员称号,其中有95名荣获优等毕业生证书。

9月上旬 新招收的5个专业的师训班350名学员开学。

9月20日 苏联专家华·波利塞维奇,应聘来校任校长顾问。

12月中旬 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在中共太原市委书记王大任、麻贵书陪同下,来校视察工作。并对学校的专业方向作了“专业面要宽,要通用培养大路货”的指示。

12月21日 中共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委员会。

委员:厉瑞康、高道杰、张学孔、孔兆昌、赵长期、高志、郭清俭、曲子英、张剑秋、魏世华、郝万云。

12月30日 根据二机部关于调整专业和变更学制的通知,学校决定:撤销焊接、铸造两个专业,从1956年的新生起学制改为4年。

本年度本校学生劳卫制锻炼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除新生外有29人达到二级标准,1035人达到一级标准。受到太原市体委通报表扬。

1957年

1月14日 根据赵尔陆部长的指示,太原地区国防工厂和学校的书记、厂长、校长、总工程师相互到对方单位参观学习,加强学校与工厂的联系。

3月中旬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在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陪同下来校视察,并作了:“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关心师生生活”的重要指示。

4月9日 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二机部召开的部署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会议精神。决定:①增产节约勤俭办校,彻底清查教学设备和事务方面的积压浪费现象,压缩开支;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职工中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③进行一次全面教学检查,制定完整的教务制度;④成立教师进修工作组。

4月26日 根据二机部制定的“关于编制中等专业学校4年制教学计划的若干规定”,学校全面调整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5月3日 学校4个专业的649名应届毕业生,分别到全国7个地区8个兵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5月7日 苏联专家华·波利塞维奇两次深入学生实习的工厂考查,对教学实习提出了10条建议。二机部教育局将专家10条建议通报到部属中等专业学校。

7月17日 二机部任命柳宗泉等77名工程师和教师为国家考试委员会委员。649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毕业答辩,全部合格。

7月下旬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校教师干部和师训班学生中开展了“反右派”斗争。

10月16日 在全国进行教学检查的基础上,重新颁发了学籍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12月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的指示,学校进行了精简人员、下放干部工作,首批下放农村进行锻炼的干部共34人。

1958年

2月上旬二机部在西安召开了学习西安航空工人技术学校勤俭办学的现场会议,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勤工俭学的指示,学校都制定了生产和经费自给计划。3月,一机部在北京召开了学校生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学校是教育部门也是生产部门”,学校有一次制定了生产和经费自给计划。会后学校掀起了搞生产的高潮。

3月8日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指示,在全校师生员工开展了“反浪费、反保守”、“拔白旗、插红旗、向党交心”和一系列“兴无灭资”的红专大辩论,运动中的一部分老教师受到了错误批判。

4月1日 学校将劳动列入教学计划。规定2年级学生分批下厂连续劳动一学期,3年级学生分批下厂劳动3周。

6月11日 山西省工业厅委托学校培养中等专业人才协议书正式签订。1958年为山西代培切削、锻压、热处理等中等技术人才250名,学制4年。

7月2日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传达中央对本年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应留30%升入高等学校的指示和山西文教事业发展规划。校党委扩大会议决定:拟将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升为太原工业专科学校。

8月 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学院面向社会招收了应届高中毕业生75人。

8月下旬在“大跃进”形式的推动下,学校掀起了大办工厂的热潮,截至月底,全校办起各种类型的大小工厂“51个”。

8月31日 山西省省长卫恒、中共山西省委文教部长王大任来院视察,并对学校办工厂作了指示。

9月3日 学校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今年新生有174人(含本院中专部应届毕业生转入大专班的100人)、中专生984人,共计1158人。

9月10日 太原市人民委员会颁发太原机械学院印章,从即日起开始启用。

9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陆定一、康生来院视察,参观了学院光荣馆、实习工厂和实验室,并题了词,陆定一的题词为“解放思想”。

9月16日 学院成立了人民公社。

9月18日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的统一部署,由副校长曲子英带领530名师生赴太原古交河口镇参加炼钢炼铁的群众运动。

10月12日 日中友好访华代表团一行6人,在副团长平野义太郎的率领下,来院参观访问。

11月12日 太原机械学院、太原造纸厂、上兰村联合成立“新兰人民公社”。

12月18日 一机部五局下达关于学校规模、学制和专业调整的通知:本院发展规模3,600人,学制均为3年,原火炮设计与制造和锻压冲造两个专业保留,金属切削加工专业改为机床制造,热处理专业改为热处理及热工仪表,新增射击指挥仪专业。

1959年

1月1日 举行元旦献礼大典。生产方面主要有鼓风机、电动机、C615车床等,在科研和技术革新方面,由冷阳极低压日光灯等。

1月 一机部根据中央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高等学校的指示决定,太机保留高等学校建制。

3月2日 学员进行了教师与工人合作讲授专业课试点。

4月4日 学院首届田径运动会开幕。

5月4日 传达和贯彻一机部在南昌召开的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着重抓了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文件的修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纠正劳动和政治运动过多的偏向。

5月上旬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的统一安排,学校分批抽调中专部师生员工参加汾河水库的建设,第一批205人,第二批386人。

5月21日 共青团太原机械学院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召开,傅育中被选为团委副书记。

6月19日 由巴西、智利、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乌拉圭、阿根廷等8个拉美国家组成的学生代表团一行11人,来院参观访问。

8月14日 一机部任命:厉瑞康为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

8月18日 传达一机部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召开的高等院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整顿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秩序。会议对本院作了如下指示:停止招收专科生,开始招收本科生,学制5年,设3个系和1个中专部。采取“积极准备、稳步发展、边建设、边提高”的建院方针。

9月18日 瑞士文化代表团一行3人,在团长加比(人文博物馆馆长)的带领下,来院参观访问。

9月 开始在党员干部、教师中开展反右倾运动。

9月21日 经学院建议,中共太原市委文教部批准,学院院务委员会由33人组成。厉瑞康任主任委员,高道杰任副主任委员。

10月10日 开展教学质量大检查,包括教研组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学习和班级工作;学生在工厂实习情况等。

10月18日 太原机械学院第一届学代会召开,选举李林斌为学生会主席。

10月下旬 高等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来院视察,并题了词。

10月下旬 全院师生员工掀起以“三好”为中心的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活动。

11月下旬 学院本年度共派出30名教师分赴北京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进修学习,其他在校教师也先后分5批到对口院校参观学习。

12月11日 学院被评为山西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2月28日 中专部师生1,216人,参加了支援太原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基本建设义务劳动。受到了太钢的通报表扬。

1960年

1月9日 根据一机部五局决定,学院1956年入学的903名中专生提前于1959年底毕业分配。

2月7日 第3次院务委员会通过1960年奋斗目标“十面红旗上北京”。十面红旗是:教学、科研、生产、政工、职工教育、副食生产、伙食、体育、文娱和民兵。

2月中旬 学院颁发了“教务工作试行条例”。其中包括:系、教研组、教学过程组织等3个工作条例、教务通则、教务处工作职责等。

3月4日 根据一机部教育司指示,从1959年入学的大专生中抽调50名学生,(实抽42名)分别派到兄弟学院进修。作为后备师资力量。

4月28日 一机部决定:将太原第一化学工业学院并入作为中专二部。从1960年起,学院增设化学工程系,学制5年。

5月5日 山西省文教群英会召开,制图教研室作为先进集体,杨嗣昌、鲍伟、王岐森作为先进个人出席了会议。学院中专一部被评为甲等先进集体和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代表。

5月6日 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来院视察,并对开展三好活动作了重要指示。

5月21日 一机部任命:厉瑞康为太原机械学院院长。

6月1日 厉瑞康作为学院中专一部先进集体单位的代表,杨嗣昌作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

6月11日 学院发出紧急通知:任课教师要加强课前备课和课后辅导;全面检查学生作业;规定之外的大小考试一律停止;非特殊情况不得调课;固定课外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开会和临时任务的下达等。

7月8日 院党委颁发《关于学生操行评定办法》。

8月9日 一机部任命:何振为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

9月24日 中共太原机械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党委会,委员会由厉瑞康、张学孔、何振、刘建造、郭清俭、赵长期、赵永、巩四望、曲子英、韩秀璋、魏世华、杨文惠、兰珊、傅育中、张剑秋、晁丙午、杨国杰、陆庆武、陈子正等人组成。

10月9日 太原机械学院第一届工代会召开。选举赵永为工会主席,吴建宇、晁丙午、李培林为副主席。

12月 冯东由西安公路学院调入任党委书记,高庆春由北京工业学院调入任副院长。

1961年

1月5日 学院颁布了关于贯彻劳逸结合保证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15项措施。

1月 在国防科委召开的全国国防工业院校负责人会议上,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对太原机械学院作了“要大力充实提高”的重要指示。

4月16日 为了保证工作需求,学院颁发了各专业代号的编排及使用办法。

5月12日 学院成立科学研究学会,主席何振、副主席高庆春、夏阳、周德成、侯全泽。

6月21日 中共太原市委批复,学院党委分工如下:党委书记冯东、副书记厉瑞康、张学孔。

7月20日 根据三机部和中共山西省委指示,学院中专部学生一、二年级一部分参军,大部分休学,三年级照常毕业。中专一、二部合并,由学院分出恢复太原第一化学工业学校建制,校址在太原市迎新街。

8月31日 三机部和国防科委决定,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工业学院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炸弹,炸药4个专业的全部师生和设备,引信、火药、装药,3个专业部分师生及设备转入太原机械学院。此项工作从7月初开始,与中共山西省委的协商中,考虑到当时山西粮食供应困难,决定分两批转来。第一批先转火炮、自动武器、炮弹、引信4个专业。于9月初完成。其余专业定于1962年转入,后因故未能转成。

9月8日 学校任命谢庚、王文澜等30名教师为各教研组正副组长。

10月中旬 国防工委副主任方强,三机部副部长钟夫翔来院视察,并召开了教授座谈会,作了指示。

11月2日 学习贯彻《高教六十条》,发动全院教师总结3年来的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

12月21日 传达贯彻国防工业院校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出了在本院试行《国防工业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实施方案。

1962年

1月2日 在学生身体普查中发现一般的浮肿达30%以上,院党委提出了:“抓生活促教学”的口号,并采取如下措施:①减少劳动,②减少社会活动,③干部深入厨房改善师生伙食,④注意劳逸结合。

2月28日 院务委员会通过,院党委批准,15名教师提升为讲师,汪创、牛秉彝恢复讲师职称。

3月4日 三机部决定,教育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沈阳工业学院停办,该院大学部的部分骨干教师和全体本科学生及有关教学设备调整到太原机械学院。

4月3日 中共太原市委批复,白子英任太原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

4月3日 三机部批复,学院院务委员会由于道文教授等33人组成,主任委员厉瑞康,副主任委员何振、高庆春。

6月20日 学院第一次招收了3名研究生,导师是高庆春教授和于道文教授。

7月6日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动员部分职工家属返乡生产的指示,在中共太原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学院动员了来自农村的职工家属128户返乡参加农业生产。

8月25日 三机部任命何源海为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

9月13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工业高等院校调整精简工作的请示报告》,决定将三机部所属太原机械学院划归国防科委领导。

11月中旬 国防科委领导张爱萍、钟赤兵、刘西荛等亲自听取了厉瑞康关于学院的历史和现状的汇报。张爱萍副主任指示要认真贯彻执行聂荣臻副主席对太机要大力充实提高的指示。并决定派工作组到太机调查,协助学院作好扩建总体规划。

11月15日 共青团太原机械学院第二届团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于守义、路新为团委副书记。

12月12日 学校颁发:《院领导工作试行条例》、《系的工作条例》、《教研室工作条例》、《教学过程组织工作条例》、《学生班级工作条例》等。

12月19日 国防科委、三机部通知本院自1963年元月1日起归国防科委领导。

1963年

1月17日 国防科委教材委员会在本院成立4个教材编审小组和1个分组:

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编审小组。组长高庆春教授;

自动武器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编审小组。组长于道文教授;

炮弹设计教材编审小组。组长谢庚副教授;

引信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编审分组。负责人是向大寰讲师。

1月19日 学院与六二六厂共同研制的三无冲锋枪设计,1月份设计定型,3月底工厂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此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任是陆家鹏讲师。科研成果受到国防科委的嘉奖。

1月23日 国防科委对学院扩建总体规划的批示:学校规模在校生2,500人,其中本科生2,480人,学制5年,研究生20人,学制3年,分设4个系12个专业。

2月19日 根据国防科委指示,从今年起,火工品专业停止招生。1961年入学的该专业学生转入火药制造专业学习。

3月18日 学校颁发“关于试行班级学习指导教师制度”。规定一、二年级各班的学习指导教师由基础部教师担任,归基础部领导;三、四、五年级各班的学习指导教师,由各系教师担任,归各系领导。

3月30日 中共太原机械学院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了新的党委会,委员会由冯东、厉瑞康、白子英、张学孔、何振、河源海、张兴源、张自修、罗希圣、郭清俭、张奇、魏世华、曲子英、柯志勇、吴德、王资哲、杨寿山等组成。

4月20日 学院第二届工代会召开,选举赵永为工会主席,李培林、孟昭侃为副主席。

7月17日 国防科委批复同意太原机械学院所报扩建总体规划总建筑面积82250m2,其中扩建36868m2

7月25日 学院发布关于提升70名讲师的公布令。

8月24日 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0月5日 学院召开5周年校庆庆祝大会。中共山西省省委书记王大任、山西省副省长王中青、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曹玉清、五机部代表高道杰及兄弟院校、国防工厂代表到会祝贺。三机部副部长刘鼎发来贺电。校庆期间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发布学术论文40多篇,举办了各种展览,山西日报作了全面报导。

10月24日 经国务院批准,本院有10个兵工专业列为机密专业。

12月17日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统一部署,由张学孔副书记带领教师和干部98人,赴山西洪洞县参加农村社教运动。

12月 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高庆春(教授、副院长)、副主任委员河源海(副院长)、周德成(科研处长),委员有于道文(教授、系主任)、王文澜(教授)、彭荣桂(教授、基础部主任)、左芖金(教务处副处长),梁福同(系主任)、刁惠文(系主任)、陆庆武(系主任)。

12月23日 教工话剧团排练的大型多幕话剧“年青的一代”开始公演。

1964年

1月16日 学院召开第一次教学研究会,特邀北京工业学校教务长谢簃副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广大教师交流了贯彻少而精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体会。

2月1日 学院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高庆春(教授、副院长)

委 员:申正宾(121教研室主任)、程远(军械所研究室副主任)、程尔康(后勤学院教研室主任)、靳天佑(讲师)、陆家鹏(讲师)。对研究生史瑞冥进行了全面考核。

2月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指示,学院开始五反运动。

3月30日 中国兵工学会成立。高庆春被选为常务理事,何振、何源海被选为理事。

3月31日 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学习毛主席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传达国防科委第三次院校工作会议精神。学院采取了从调查研究入手,边教边改,在确保三基的前提下精减教材内容,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改革考试方法等措施。

7月 国防科委决定:学院成立政治部,政治部主任白子英副主任兼任,副主任张学孔(党委副书记)、张奇(党委办公室主任)。

9月上旬 中共山西省委派出以宣传部副部长谢玉田为首的“五反”工作队进驻学院,领导和帮助学院进一步开展“五反”运动。

10月12日 根据国防科委指示,新分配到学院任教的15名高校毕业生,下厂劳动锻炼一年。

1965年

3月2日 院党委决定,从今年起,学院在火炮、机械制造两个专业进行半工半读试点。

4月9日 以厉瑞康院长、高庆春副院长为首组成火炮、炮弹两个专业的调查组,分赴西安、重庆、太原、沈阳等地调查本院毕业生情况。

5月 学院开始进行单元教学试点。

5月18日 国务院第155次全体会议通过,国防科委下达命令:任命梁乃强为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

6月4日 五机部、国防科委发文同意二四七厂与太原机械学院合作,试办火炮设计与制造半工半读专业的协议。

6月初 64级学生分赴驻临汾、大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连队当兵锻炼8周。

6月16日 国防科委发出关于加强培养兵工专业技术干部的通知,确定本院所有专业的三四年级学生免去毕业实习和设计,提前一年毕业。所有专业的学制从今年暑假起改为四年制。从今年起,为五机部开办兵工专业2年制专科班,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培养。按照通知规定,61级570名学生提前1年与60级应届毕业生同时毕业。

7月 全院师生员工义务劳动,在当地驻军的支持下,开支3万元,建成长50m、宽25m、深1.8m的游泳池。

8月8日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指示,由冯东书记、何源海副院长带领学院师生714人,赴阳泉市参加农村四清运动1年。

9月上旬 学习空军四高专经验,从本学期开始,学院全面实行单元教学。

1966年

3月2日 学院决定将基础部给12专业开课的部分教师,暂调121教研室进行改革教学组织的试点工作。由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改革小组。

5月4日 本学期教材课前到手率98%。在全部开出的52门课程中,选用国家统编教材25种,兄弟院校交流讲义5种,其余为自编教材。

5月8日 国防科委批复学院扩建规划,学院规模从2500人增至3500人,建筑总面积12万m2,其中:新增39971 m2

6月4日 院党委代理书记厉瑞康向全体党团员和学生会干部,传达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内外有别的8条指示和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卫恒的指示。

6月6日 三系部分学生贴出第一张炮轰院党委的大字报。广大师生群起反击,从此,太机院内全面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根据学生的强烈要求,院党委作出可以停课的决定。

7月7日 厉瑞康代理书记在全院党团员大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北大”事件的通报,要求在院党委领导下有秩序的开展运动。

8月1日 院党委召开全院师生员工代表大会,酝酿成立院“文革”委员会。会上对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否参加筹委会发生了意见分歧,争论非常激烈,8月3日达到高潮,在未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而休会。之后代表投票选出了“文革”筹委会,全面领导学院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8月13日 三系部分65级学生,游斗了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及一批党政一般干部。从此,院内掀起游斗热,很多干部和教师被挂牌游街。

8月18日 “红卫兵”组织相继成立。

9月中旬 “红卫兵”抄家成风,许多干部和教师的家被抄,财产被抢。“文革”筹委会举办展览,因管理混乱,抄来的金银财宝贵重物品丢失严重,损失1万元以上。

9月中旬 四系教师李流泉,被“红卫兵”以“漏网地主”的罪名往原籍江西遣送途中病故。

9月15日 全院绝大多数师生在天安门广场先后受到毛主席的检阅。为此,“大串连”掀起高潮,部分师生徒步到延安等地参观访问。

11月中旬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文革”筹委会被冲散。院内形成以“东方红”、“东方”为一方,以“红旗”“红峰”为另一方的两大派群众组织。

1967年

1月1日 “红旗”群众组织在主要负责人带领下,冲入党委机要室“造反”,抢走许多机密材料。

1月12日 “太机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参加了“山西省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夺山西省党政大权。

1月17日 三系“红色革命造反团”联合“东方红”、“东风”等群众组织夺了太机党政大权,成立起“革命造反总部”。

1月27日 太机“红旗”联合太机“四野”及校外群众组织,进行了2次夺权。夺权之后,“东方红”、“东风”被摧垮,“革命造反总部”也随之瓦解,学院的大批干部和教师被打入“劳改队”,进行强迫劳动。

2月 8731部队、后字495部队进院支左。

3月31日 学院成立了以王文超(学生)为主任的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党的核心小组,白子英任组长。

革委会成立后,保卫部对4名院级领导实行管制,限制人身自由,两名院党政主要领导被关入“牛棚”达半年之久,并经常遭受毒打和进行人身侮辱。全员组织“劳改队”,先后有几十名教师、干部被强迫劳动,进行批斗,较前更加严重。

4月14日 由于对社会问题的意见分歧,学院重新分成以“四野”、“华野”、“钢刀”等为一方,以“红旗”、“造反团”等为一方的两大派。他们都打着革命委员会的旗号,进行活动,内战不休。

7月 两大派组成院毕业生分配委员会,开始对66届毕业生进行分配。

10月29日 “华野”少数人在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刘河清唆使下,抢劫五台山佛寺。

12月20日 由于丁磊来太机,引起“造反团”与“四野”冲突。“四野”武装攻打“造反团”大楼,武斗中“四野”丛大有开枪打死“造反团”的张新生(附中学生)。

12月21日 太机“四野”主要负责人韩宝山策划,抢了学院“121”陈列室各种武器700余支。

1968年

5月8日 太机“四野”参与太钢武斗,在武斗中学生庄德钊、蔡玉生丧命。

11月23日 何源海副院长在莫须有罪名下惨遭毒打,被管押了3年零10个月之久。

1969年

2月 8731部队军宣队撤离前夕,朱福田等人再一次策划并组织武装小分队,抢了“121”陈列室的武器。

7月2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313部队军宣队进驻学院,牛世礼任队长,雷树槐任指导员。

7月30日 在军宣队的领导下,开展了落实“七·二三”布告,制止武斗、拆除武斗工事、收缴武器、实现革命大联合等活动。

1970年

1月29日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太原机械学院由国防科委划归五机部领导。

2月26日 在军宣队的领导下,开展了“一打三反”和清理阶级队伍。在运动中许多教师和干部以及一部分学生惨遭批斗,教师吕永臣、雷占英被错捕入狱。老教师季昌炎、工人温增祥被迫致死。

6月 学院在山西洪洞县开办农场,大批教职工被送去劳动。

7月1日 五机部军管会决定:太原机械学院停办改为国营红旗光学仪器厂,代号五四一八厂。原太原机械学院的教师,除少数留工厂外,一部分调北京工业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另一部分流散。教学设备仪器被工厂和有关单位分调;教学图书资料也被瓜分(后经兰珊等同志努力改为山西省国防工办图书馆才幸免全毁)。

尚存的200多名教师和干部编为干部待调连,后又转到太原工业学校代管,直到回复太机,长达12年之久。

1977年

8月18日 教育部发出通知,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同意以太原机械学院保留下来的部分教师和干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在太原市迎新街重建太原机械学院。

12月14日 根据教育部1977年普通高等学校增设基础课师资班追加招生计划的通知,经五机部同意,学院录取了20名数学师资班本科学生。